描述
描述
集团介绍
集团文化
服务对象
核心能力

汉唐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共享农庄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1-04 分类:集团资讯
共享农庄以农业为主,深度融合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推动海南广大乡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乡村生活追忆乡愁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高质量发展共享农庄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

作者: ■叶庆亮范武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88

      2017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提出发展共享农庄。目前,共享农庄已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特别是嘉禾共享农庄已然火遍全网。2022年,受疫情影响,海南共享农庄依然成效显著,共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接待游客总计315万人次;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共享农庄共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接待游客总计490.45万人次。说明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势头正旺,有必要乘势而上,推动海南共享农庄朝高质量方向发展。
      近年实践证明,充分发展共享农庄不但符合海南自贸港发展新理念,也符合海南大旅游、大农业、大农村基本实际。
      海南自贸港大旅游创新需要。旅游业位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聚焦发展的三大产业之首,也是海南四大千亿级产业之一。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央确定的海南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当前,海南自贸港旅游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是拓展旅游消费发展空间,二是提升旅游消费服务质量,三是丰富旅游品牌产品,四推动“旅文体”创新发展。这既是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高质量发展共享农庄的内在需求。
      海南自贸港大农业发展需要。自贸港作为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使海南热带农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显著有别于国内外任一区域任何时期。如何深入理解并响应自贸港建设对海南热带农业创新发展要求,成为摆在海南大农业发展面前的重大课题。共享农庄是农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文旅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高质量发展海南共享农庄,可有效迎合自贸港市场对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休闲度假等的扩张性需求。
      海南自贸港大农村振兴需要。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如何把海南农村最强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共享农庄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载体。共享农庄以农业为主,深度融合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推动海南广大乡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乡村生活、追忆乡愁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尽管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形势喜人,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文化内涵挖掘不力、“乡村不动”频繁再现、基础设施推进滞后、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需及时跟进并设法解决。
      突显地域特色,注入乡土文化。共享农庄的生命源于乡村价值,要以特色的乡土文化构建高品质农庄,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再现黎苗风情,放大热带风光,提炼地域要素,将其渗进建设设计中,融入到经营服务上。活化乡土物产,塑就产品特质,将共享农庄建成乡村物产原生态空间,令消费者留下标识性回忆。结合特色产业,开发新功能,打造异质性(如兰洋大皇岭的海南长臀鮠)。尊重客户乡愁,营造原生态乡情,注重精神追求,深挖乡村技艺(如文昌椰雕、琼中陶俑)、特色方言(如疍家话、黎苗方言)、节日习俗(如三月三、军坡节)、歌舞竞技(如打柴舞、儋州调声)、传统美食(如山栏酒、三色饭)、名人传说(如白玉蟾、冼夫人)、热带雨林奇趣等,实施艺术升华和艺术再造,让游客体验浓浓的文化味,产生“本地人”的感觉。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破解“乡村不动”。“梁漱溟之惑”“乡村不动”在共享农庄发展中再次出现。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自贸港建设的主体,但在共享农庄开发过程中,农民参与度并不高,所获收益也未达到预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调研发现,海南共享农庄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有限,嘉禾共享农庄长年固定就业的农民也难于突破200人。要破解“乡村不动”历史难题,必须构建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对提供“共享”能参与“共建”所带来的“共富”产生质的喜悦。政府在引进外部资源时,一定不能忽视农民这个关键主体,要引导经营主体做精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创造充足岗位吸纳村民就近就业,激励人心。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已成为海南共享农庄发展障碍,各级政府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综合规划建设予以重点支持,突破共享农庄在电力、通讯、道路、安防、供水、排污、卫生等方面最后一公里建设及其智能化水平提升。关注公路通达性建设,拓宽乡村道路,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乡间道路,开通共享农庄旅游公交线路。升级改造农村电网,重视充电柱设置,完善通信设施,确保乡村旅游点通讯、网络质量。健全停车场、标识牌、农事景观道路、旅游服务中心等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硬件服务。用好现代技术,加大宣传,设立免费导游服务站,方便游客查询信息,满足游客便利化需求。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特色体验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大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提升经营管理,提供优质服务。除少数公司运营型共享农庄管理较规范外,海南共享农庄大多由本地村民直接经营,先天不足明显。集中表现为缺乏从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亟需分类培训和系统指导。要引进或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管理型人才,潜心培育现代经营主体,洪安蜜柚共享农庄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加大现有人才培训,将急需知识和技能纳入常规培训,提高员工素养,这是海南大多数共享农庄的共同期盼。重视培养本土人才,推动学习地方文化,完善知识结构,以便扮好主人、向导、旅行社等多重角色,这是海南共享农庄普遍短板和开发盲区。鼓励发展高品质农庄,走精品路线,坚持“扶优不扶劣”原则,淘汰低质运营主体。加强服务人员培训,严格卫生保障、接待服务等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这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期盼。


汉唐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共享农庄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

时间:2024-01-04 分类:集团资讯
共享农庄以农业为主,深度融合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推动海南广大乡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乡村生活追忆乡愁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高质量发展共享农庄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

作者: ■叶庆亮范武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88

      2017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提出发展共享农庄。目前,共享农庄已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特别是嘉禾共享农庄已然火遍全网。2022年,受疫情影响,海南共享农庄依然成效显著,共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接待游客总计315万人次;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共享农庄共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接待游客总计490.45万人次。说明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势头正旺,有必要乘势而上,推动海南共享农庄朝高质量方向发展。
      近年实践证明,充分发展共享农庄不但符合海南自贸港发展新理念,也符合海南大旅游、大农业、大农村基本实际。
      海南自贸港大旅游创新需要。旅游业位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聚焦发展的三大产业之首,也是海南四大千亿级产业之一。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央确定的海南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当前,海南自贸港旅游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是拓展旅游消费发展空间,二是提升旅游消费服务质量,三是丰富旅游品牌产品,四推动“旅文体”创新发展。这既是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高质量发展共享农庄的内在需求。
      海南自贸港大农业发展需要。自贸港作为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使海南热带农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显著有别于国内外任一区域任何时期。如何深入理解并响应自贸港建设对海南热带农业创新发展要求,成为摆在海南大农业发展面前的重大课题。共享农庄是农业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文旅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高质量发展海南共享农庄,可有效迎合自贸港市场对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休闲度假等的扩张性需求。
      海南自贸港大农村振兴需要。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如何把海南农村最强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共享农庄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载体。共享农庄以农业为主,深度融合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推动海南广大乡村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乡村生活、追忆乡愁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尽管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形势喜人,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文化内涵挖掘不力、“乡村不动”频繁再现、基础设施推进滞后、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需及时跟进并设法解决。
      突显地域特色,注入乡土文化。共享农庄的生命源于乡村价值,要以特色的乡土文化构建高品质农庄,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再现黎苗风情,放大热带风光,提炼地域要素,将其渗进建设设计中,融入到经营服务上。活化乡土物产,塑就产品特质,将共享农庄建成乡村物产原生态空间,令消费者留下标识性回忆。结合特色产业,开发新功能,打造异质性(如兰洋大皇岭的海南长臀鮠)。尊重客户乡愁,营造原生态乡情,注重精神追求,深挖乡村技艺(如文昌椰雕、琼中陶俑)、特色方言(如疍家话、黎苗方言)、节日习俗(如三月三、军坡节)、歌舞竞技(如打柴舞、儋州调声)、传统美食(如山栏酒、三色饭)、名人传说(如白玉蟾、冼夫人)、热带雨林奇趣等,实施艺术升华和艺术再造,让游客体验浓浓的文化味,产生“本地人”的感觉。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破解“乡村不动”。“梁漱溟之惑”“乡村不动”在共享农庄发展中再次出现。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自贸港建设的主体,但在共享农庄开发过程中,农民参与度并不高,所获收益也未达到预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调研发现,海南共享农庄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有限,嘉禾共享农庄长年固定就业的农民也难于突破200人。要破解“乡村不动”历史难题,必须构建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对提供“共享”能参与“共建”所带来的“共富”产生质的喜悦。政府在引进外部资源时,一定不能忽视农民这个关键主体,要引导经营主体做精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创造充足岗位吸纳村民就近就业,激励人心。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已成为海南共享农庄发展障碍,各级政府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综合规划建设予以重点支持,突破共享农庄在电力、通讯、道路、安防、供水、排污、卫生等方面最后一公里建设及其智能化水平提升。关注公路通达性建设,拓宽乡村道路,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乡间道路,开通共享农庄旅游公交线路。升级改造农村电网,重视充电柱设置,完善通信设施,确保乡村旅游点通讯、网络质量。健全停车场、标识牌、农事景观道路、旅游服务中心等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硬件服务。用好现代技术,加大宣传,设立免费导游服务站,方便游客查询信息,满足游客便利化需求。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特色体验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大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提升经营管理,提供优质服务。除少数公司运营型共享农庄管理较规范外,海南共享农庄大多由本地村民直接经营,先天不足明显。集中表现为缺乏从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亟需分类培训和系统指导。要引进或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管理型人才,潜心培育现代经营主体,洪安蜜柚共享农庄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加大现有人才培训,将急需知识和技能纳入常规培训,提高员工素养,这是海南大多数共享农庄的共同期盼。重视培养本土人才,推动学习地方文化,完善知识结构,以便扮好主人、向导、旅行社等多重角色,这是海南共享农庄普遍短板和开发盲区。鼓励发展高品质农庄,走精品路线,坚持“扶优不扶劣”原则,淘汰低质运营主体。加强服务人员培训,严格卫生保障、接待服务等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这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期盼。


×
0ed6661243c14d323aa58bf170f74d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