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集团介绍
集团文化
服务对象
核心能力

浙江淳安县农旅联姻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3-24 分类:行业资讯
淳安是浙江传统的农业大县,更是新兴的旅游强县,近年来,该县发挥自身优势,以“旅游+”为突破口,按照“找准点、突出线、整合面”的要求,做深做足农旅融合文章,农业旅游

  淳安是 浙江传统的农业大县,更是新兴的旅游强县,近年来,该县发挥自身优势,以“旅游+”为突破口,按照“找准点、突出线、集成面”的要求,做深做足农旅融合文章,农业旅游得到快速健康发展。2017年全县有旅游风情小镇5个,其中姜家镇创建成为浙江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目前,全县共有 乡村旅游 景点26个,其中3A级 景区9个,3A级景区村庄10个,省级以上农业休闲园区6个。2017年,全县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638.8 万人次,乡村旅游直接收入7.4亿元。今年1-4月,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74.9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 22.1%。


  一、找准“民宿+园区”突破点,推动农旅融合点状发展

  (一)民宿产业方兴未艾

  1. 注重政策引导。2015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县投入资金1亿多元完善民宿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革出台民宿审批制度,发放民宿奖补资金 4035万元,全县农家乐完成向民宿转型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有民宿床位12511个,接待过夜游客192.6万人次,实现客房收入3.27亿元,接待用餐游客223.5万人次,餐饮及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32亿元,民宿业已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

  2. 注重品质提升。定期开展精品民宿评定和民宿创业培训,举办民宿设计营造国际大赛和民宿“嘉年华”,打造千岛湖民宿文化“创意经济点”,引导民宿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已有31家精品民宿,被列为市级、县级农村现代民宿示范点的各15家,另有在建精品民宿20余家,民宿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民宿产业取得“质”的飞跃,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精品民宿大县。

  3.注重模式创新。创建较为完善的县乡村民宿协会网,2017年成立的有着110家会员单位的千岛湖民宿行业协会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的县级民宿行业协会。同年成立的全省首个村级民宿行业协会——下姜村民宿协会,对全村民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分客、统一结算”的管理模式,人民日报海外版为此做了专题报道。

  (二)园区景区遍地开花

  1. 严标准打造。该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按照国家A级景区评定标准,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向景区(点)转型提升,打造农旅融合主阵地和主产品。推动了农旅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短短几年时间,该县共发展农业园区75家,涵盖采摘型、观赏型、养殖型、体验型、综合型等各种类型。建设了一大批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游步道、景观长廊等旅游配套设施。2017年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收入7300万元。

  2.大力度扶持。为快速推进农旅融合工作,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提升乡村旅游促进全县景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多种渠道大手笔对农旅融合项目予以资金、用地、用电、信贷等全方位政策扶持,每年的扶持资金都在5000万元以上,如规定被评为3A和4A 级景区的农业园区分别给予80万元、300万元的奖励,为全市最高。

  3.品牌化打造。一方面,通过活动引领,每年举办采摘节,桃花节、亲子节等各种乡村节庆,开展采摘游、赏花游、民俗游等各种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另一方面,注重创建示范,目前,该县创建了3家AA级农业景区,6家省果蔬采摘旅游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园区旅游品牌日趋响亮,既丰富了千岛湖旅游项目,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千岛湖旅游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二、突出“绿道+产业”致富线,推动农旅融合线状发展

  (一)绿道网络蔓延全域

  1. 率先编织绿道网络。2012年该县在全国率先实施绿道经济工程,先后投资16亿多元在建成环湖绿道140公里的基础上,提出将绿道经济进行到底,把绿道向乡镇腹地延伸,创造性地将“省道、县道、村道、农林道、登山道”提升为绿道,把“景区(点)景观、田园果园茶园、山村古村渔村”串珠成链,新建乡村绿道 300公里,驿站56个,形成了450余公里纵横交错、功能丰富的全域性绿道旅游网络。

  2.打造绿道精品线路。以绿道为纽带,打造了摄影文创、运动休闲、红色文化3条各具主题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沿线5个风情小镇、26个景区(点)、75个农业园区、200余家乡村酒店和 800余家民宿农家乐,惠及沿线17个乡镇300个村庄20余万人,吸引大批游客从湖区涌向乡村,初步实现“让游客住下来,把农产品带出去,使农民兄弟富起来”的目标。

  3.强化绿道经营管理。出台了全省首个绿道管理办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百姓参与”的管理模式,定期对绿道进行维护,运营。同时制订了全国首个骑行服务规范,严格按照标准,做好对骑行爱好者的服务。注册了全国第一家骑行旅行社——淳安县千岛湖骑行旅行社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自行车装备租赁经营,去年接待骑行游客43万人次。

  (二)绿道产业推向纵深

  1.丰富旅游业态。去年以来,该县依托绿道引进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14.38亿元,特色小镇、乡村酒店、度假村落、摄影基地、自驾骑行、汽摩小镇、登山露营、户外拓展、水上运动等十余种新业态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产品体系得到极大丰富。

  2.举办体育赛事。借助绿道,该县每年都要举办千岛湖国际骑行大赛、马拉松赛、登山赛等各类国际国内顶尖体育赛事30余个,达到了“打名气,生财气”的目的。2017年,该县绿道共接待骑行游客118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近7亿元。

  3. 深化全域旅游。引导游客从湖区、城区走向乡村,实现了游客、农村、农民零距离接触,带动乡村农家乐、农副产品经济跨速发展。如该县下姜村依托绿道发展红色旅游,去年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6.1万人次,住宿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142.24万元,成为淳安民宿富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集成“百源+产品”基本面,推动农旅融合块状发展

  (一)优质资源集聚发展

  1.因地制宜。淳安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100多条源,汇集了该县大部分农业人口和旅游资源,结合“人依源居”的独特地理现状,该县创造性地实施“百源经济”,以此带动淳安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2.因产施策。该县把源内农业和旅游项目有机地集成在一起,通过项目联姻,做到产品互通有无、营销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松散型的旅游综合体,改变了以往各个项目单打独斗难以做大的不利局面,实现农旅产品区域化共同发展,使产业效益最大化。

  3.精准招商。分析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梳理各条源的旅游资源和个性化资源,编制招商手册,推出81个招商项目,组织开展“进百源,找项目”活动,举办百源经济招商引资暨旅游宣传推介会,去年各条源引进精品休闲项目12个,新型农旅融合业态在源内态遍地开花。

  (二)特色产品差异发展

  1.打造主题源。结合各条源资源特色、发展基础等客观条件,分门别类推实施百源经济工程,去年,该县投资共1.2亿元初步建成了百果源、农耕源、养心源、运动源、野趣源等10条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示范源。

  2.推出新线路。结合百源经济规划发展,设计包装了红色人文之旅、亲水纳凉之旅、运动激情之旅、古风寻忆之旅等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浙江淳安县农旅联姻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时间:2024-03-24 分类:行业资讯
淳安是浙江传统的农业大县,更是新兴的旅游强县,近年来,该县发挥自身优势,以“旅游+”为突破口,按照“找准点、突出线、整合面”的要求,做深做足农旅融合文章,农业旅游

  淳安是 浙江传统的农业大县,更是新兴的旅游强县,近年来,该县发挥自身优势,以“旅游+”为突破口,按照“找准点、突出线、集成面”的要求,做深做足农旅融合文章,农业旅游得到快速健康发展。2017年全县有旅游风情小镇5个,其中姜家镇创建成为浙江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目前,全县共有 乡村旅游 景点26个,其中3A级 景区9个,3A级景区村庄10个,省级以上农业休闲园区6个。2017年,全县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638.8 万人次,乡村旅游直接收入7.4亿元。今年1-4月,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74.9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和 22.1%。


  一、找准“民宿+园区”突破点,推动农旅融合点状发展

  (一)民宿产业方兴未艾

  1. 注重政策引导。2015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县投入资金1亿多元完善民宿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革出台民宿审批制度,发放民宿奖补资金 4035万元,全县农家乐完成向民宿转型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有民宿床位12511个,接待过夜游客192.6万人次,实现客房收入3.27亿元,接待用餐游客223.5万人次,餐饮及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32亿元,民宿业已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

  2. 注重品质提升。定期开展精品民宿评定和民宿创业培训,举办民宿设计营造国际大赛和民宿“嘉年华”,打造千岛湖民宿文化“创意经济点”,引导民宿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已有31家精品民宿,被列为市级、县级农村现代民宿示范点的各15家,另有在建精品民宿20余家,民宿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民宿产业取得“质”的飞跃,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精品民宿大县。

  3.注重模式创新。创建较为完善的县乡村民宿协会网,2017年成立的有着110家会员单位的千岛湖民宿行业协会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的县级民宿行业协会。同年成立的全省首个村级民宿行业协会——下姜村民宿协会,对全村民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分客、统一结算”的管理模式,人民日报海外版为此做了专题报道。

  (二)园区景区遍地开花

  1. 严标准打造。该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按照国家A级景区评定标准,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向景区(点)转型提升,打造农旅融合主阵地和主产品。推动了农旅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短短几年时间,该县共发展农业园区75家,涵盖采摘型、观赏型、养殖型、体验型、综合型等各种类型。建设了一大批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游步道、景观长廊等旅游配套设施。2017年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收入7300万元。

  2.大力度扶持。为快速推进农旅融合工作,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提升乡村旅游促进全县景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多种渠道大手笔对农旅融合项目予以资金、用地、用电、信贷等全方位政策扶持,每年的扶持资金都在5000万元以上,如规定被评为3A和4A 级景区的农业园区分别给予80万元、300万元的奖励,为全市最高。

  3.品牌化打造。一方面,通过活动引领,每年举办采摘节,桃花节、亲子节等各种乡村节庆,开展采摘游、赏花游、民俗游等各种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另一方面,注重创建示范,目前,该县创建了3家AA级农业景区,6家省果蔬采摘旅游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园区旅游品牌日趋响亮,既丰富了千岛湖旅游项目,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千岛湖旅游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二、突出“绿道+产业”致富线,推动农旅融合线状发展

  (一)绿道网络蔓延全域

  1. 率先编织绿道网络。2012年该县在全国率先实施绿道经济工程,先后投资16亿多元在建成环湖绿道140公里的基础上,提出将绿道经济进行到底,把绿道向乡镇腹地延伸,创造性地将“省道、县道、村道、农林道、登山道”提升为绿道,把“景区(点)景观、田园果园茶园、山村古村渔村”串珠成链,新建乡村绿道 300公里,驿站56个,形成了450余公里纵横交错、功能丰富的全域性绿道旅游网络。

  2.打造绿道精品线路。以绿道为纽带,打造了摄影文创、运动休闲、红色文化3条各具主题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沿线5个风情小镇、26个景区(点)、75个农业园区、200余家乡村酒店和 800余家民宿农家乐,惠及沿线17个乡镇300个村庄20余万人,吸引大批游客从湖区涌向乡村,初步实现“让游客住下来,把农产品带出去,使农民兄弟富起来”的目标。

  3.强化绿道经营管理。出台了全省首个绿道管理办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百姓参与”的管理模式,定期对绿道进行维护,运营。同时制订了全国首个骑行服务规范,严格按照标准,做好对骑行爱好者的服务。注册了全国第一家骑行旅行社——淳安县千岛湖骑行旅行社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自行车装备租赁经营,去年接待骑行游客43万人次。

  (二)绿道产业推向纵深

  1.丰富旅游业态。去年以来,该县依托绿道引进旅游项目32个,总投资14.38亿元,特色小镇、乡村酒店、度假村落、摄影基地、自驾骑行、汽摩小镇、登山露营、户外拓展、水上运动等十余种新业态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产品体系得到极大丰富。

  2.举办体育赛事。借助绿道,该县每年都要举办千岛湖国际骑行大赛、马拉松赛、登山赛等各类国际国内顶尖体育赛事30余个,达到了“打名气,生财气”的目的。2017年,该县绿道共接待骑行游客118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近7亿元。

  3. 深化全域旅游。引导游客从湖区、城区走向乡村,实现了游客、农村、农民零距离接触,带动乡村农家乐、农副产品经济跨速发展。如该县下姜村依托绿道发展红色旅游,去年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6.1万人次,住宿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142.24万元,成为淳安民宿富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集成“百源+产品”基本面,推动农旅融合块状发展

  (一)优质资源集聚发展

  1.因地制宜。淳安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100多条源,汇集了该县大部分农业人口和旅游资源,结合“人依源居”的独特地理现状,该县创造性地实施“百源经济”,以此带动淳安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2.因产施策。该县把源内农业和旅游项目有机地集成在一起,通过项目联姻,做到产品互通有无、营销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松散型的旅游综合体,改变了以往各个项目单打独斗难以做大的不利局面,实现农旅产品区域化共同发展,使产业效益最大化。

  3.精准招商。分析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梳理各条源的旅游资源和个性化资源,编制招商手册,推出81个招商项目,组织开展“进百源,找项目”活动,举办百源经济招商引资暨旅游宣传推介会,去年各条源引进精品休闲项目12个,新型农旅融合业态在源内态遍地开花。

  (二)特色产品差异发展

  1.打造主题源。结合各条源资源特色、发展基础等客观条件,分门别类推实施百源经济工程,去年,该县投资共1.2亿元初步建成了百果源、农耕源、养心源、运动源、野趣源等10条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示范源。

  2.推出新线路。结合百源经济规划发展,设计包装了红色人文之旅、亲水纳凉之旅、运动激情之旅、古风寻忆之旅等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
0ed6661243c14d323aa58bf170f74d3c